首页 > 最新动态 > “134”新能源思政工作模式探索
最新动态
“134”新能源思政工作模式探索
2025-08-262



陕西华电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党委








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陕西华电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以下简称:陕西新能源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构建“134”(党的创新理论一“核”为引领;思想链、文化链、行动链三“链”融合;聚焦新能源、新理念、新文化、新发展四“新”驱动)新能源思政工作模式,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一“核”引领: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

一是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针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小散远”的特点,陕西新能源公司党委构建“党委领学、支部研学、班组践学”三级联动体系,建立和完善各层级政治理论机制,确保理论学习全员覆盖、常态开展。制定详尽的系统学习计划与月度学习清单,明确各环节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并借助“学习强国”、华电e学及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打造“指尖课堂”。2024年,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达77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覆盖。二是创新多样化学习形式。组织“党课开讲啦”活动,党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结合企业实际授课,全年开展14次。利用陕西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等前往习仲勋革命纪念馆等地,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广大干部职工感受革命精神。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以赛促学,让理论知识深入人心。三是强化学习成果转化。构建“学思践悟”一体化体系,要求党员干部结合理论学习谈体会,立足岗位提思路。通过定期交流,搭建案例共享平台,推动理论融入公司发展各环节。2024年,成功建成华电在陕首个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多个标志性项目,彰显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的强大效能。

(二)三“链”融合:思想链、文化链、行动链的有机统一

一是思想链强化引领。围绕企业战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组织学习相关读本,并由思政“轻骑兵”深入各党支部、运维片区宣贯。累计开展谈心谈话42次,及时解决职工思想问题。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13条,开展征文等活动,为统战对象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引导其在公司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二是文化链强化铸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华电奋进文化,明确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将奋进文化融入干部职工心灵与行动,凝聚发展动力。通过打造“三牌一书”、文化长廊、奋进文化展厅等,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彰显企业魅力。三是行动链强化实践。开展“铸魂”行动,优化“岗区队”“党团突击队”创建机制,在项目、生产一线发挥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4年向多地实施乡村振兴帮扶资金9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三)四“新”驱动:新能源、新理念、新文化、新发展

一是聚焦新能源核心业务。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将思政工作融入业务全程。项目开发阶段,组建党员突击队,研究政策,精准对接资源,项目竞配指标连续4年实现增长。工程建设领域成立临时党支部,凝聚各方力量,2024年10个项目开工,9个项目并网。安全生产领域,发挥骨干党员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完成109项技术改造,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二是聚焦新能源核心理念。将思政教育与理念宣贯深度融合,邀请行业专家围绕提升职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效水平和能源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开展创新创效课题专题讲座培训,推动全员更新思维、开阔视野;鼓励职工结合岗位实际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3项成果荣获中国电力建设协会科学进步奖、五星级智能发电技术创新成果奖;全年15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全面激发职工创新潜力。三是聚焦新能源核心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体系,建设奋进文化展厅,展示企业发展成果。开展先进个人和“道德模范”评选,树立榜样,1人获华电集团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连续八年开展“中国华电 度度关爱”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走进电站,增强社会对新能源产业的认可。四是聚焦新能源核心发展。以思政工作为引领,推动企业发展与社会价值协同。技术创新上,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厂家合作,实现华电集团首家场站无人值守突破,完成新能源智慧生产管控平台试点建设,树立行业标杆。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坚持“六个结合”打造示范项目,为陕西能源强省及和美乡村建设贡献力量。所属汉阴项目、孟家湾项目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相关事迹获央视报道并入选权威报告,企业品牌与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主要成效

(一)企业内部凝聚力与向心力显著增强

一是思想引领凝聚共识。通过常态化学习机制与多样化学习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借助形势任务教育、谈心谈话化解职工思想问题,党员干部职工对企业发展战略理解更加深刻,思想高度统一,职工参与企业建设积极性高涨。二是文化铸魂激发动力。融合华电奋进文化与企业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体系,“奉献清洁能源 绘就三秦绿画”使命和“五个一流”战略目标成为职工共同价值追求,认同感与归属感大幅增强。三是行动实践强化担当。优化“岗区队”“党团突击队”创建机制,在关键领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攻克工作难点,提升效率质量,营造出积极担当的工作氛围。

(二)企业经营发展成果丰硕

一是项目开发成果显著。在思政工作引领下,党员骨干牵头的项目开发团队积极作为,精准把握政策机遇,成功获取多个风电、光伏项目备案指标,保障性并网指标连续4年增长。2024年成功斩获69万千瓦保障性并网指标,为企业后续发展储备了充足资源。二是工程建设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环节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创造了省内同类项目建设速度纪录,有力推动了企业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三是安全生产保障有力。“岗区队”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设备可利用率,保障了新能源电力稳定供应,为企业经营效益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创新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专题讲座培训,职工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围绕岗位和企业发展积极创新,2024年在管理、科技等方面成果丰硕,多项成果获奖。二是创新平台成效显著。公司与多方合作,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华电集团首家场站无人值守,完成智慧生产管控平台试点建设,树立行业标杆。

(四)企业社会形象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是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在思政工作推动下,陕西新能源公司党委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了帮扶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六个结合”事迹相继得到中央、行业、省市媒体的广泛宣传,企业品牌价值与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二是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连续八年开展社会责任月活动,增强社会对新能源产业的认同感与支持度。摩洛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地考察与学术对话,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实践经验。



三、经验启示

(一)强化理论武装是做好思政工作的首要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核心是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陕西新能源公司党委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创新形式推动成果转化。这表明,做好思政工作,要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引导职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企业政治方向正确。

(二)融入中心工作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关键路径

思政工作只有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彰显价值。陕西新能源公司党委将思政工作贯穿于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及管理全程,有力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表明,思政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对企业改革发展重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将思政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企业发展推进到哪里,思政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实现战略目标护航。

(三)创新工作方式是做好思政工作的活力源泉

时代发展促使职工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思政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陕西新能源公司党委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形式及方法,构建“134”特色思政工作模式,增强了思政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这表明,做好思政工作需与时俱进,探索新方式,丰富教育载体与渠道,让思政工作更贴近职工,着力解决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与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平衡的矛盾问题。

(四)凝聚职工力量是做好思政工作的根本目的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陕西新能源公司党委通过思想引领、文化铸魂、行动实践,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让职工获得归属感与价值感,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这表明,思政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关心职工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