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实践
最新动态
“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实践
2025-04-037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闫华锋 陈刚 I 赵铁英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辽宁电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巩固深化全国国企党建会议精神落实成果,健全完善公司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创新构建“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在促进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进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奋力打造“先锋辽电”,切实扛起助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的内涵及实践意义

(一)“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的基本内涵

从“政治建设维度、思想建设维度、组织建设维度、作风建设维度、纪律建设维度”五个维度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发力,共促共融,贯穿公司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过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引领和有力保障。

“政治建设维度”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加强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正确方向的政治保障能力。“思想建设维度”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强化理论武装创新,聚焦思政工作赋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转型工作的理论支撑能力。“组织建设维度”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干部担当,彰显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组织落实能力。“作风建设维度”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加强人才培育和制度建设,塑造工作品牌,突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作风表率能力。“纪律建设维度”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强化廉政建设,筑牢纪律底线,巩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规矩约束能力。

(二)“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的实践意义

1.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需要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是党的政治领导在企业内部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提高干部员工的理论水平、思想政治觉悟,提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力、接受力和执行力,才能发挥出全体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经济发展方针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以“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建引领全过程,有利于加强党在企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加强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有利于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有利于企业克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质量不高、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

2.推动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企业员工素质越高,工作主动性越积极,凝聚力向心力越强,战斗力和创造性越强,对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就越大。以“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建引领全过程,有利于企业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利于企业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提升专业队伍水平,统一高质量发展共识。有利于企业强化思想建设,夯实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文化根基,为高质量发展振奋人心、鼓舞全员斗志。有利于引领企业塑造文化品牌,赋能融合带动,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厚植发展优势。

3.彰显服务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大力推进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乡村振兴,能源先行。农村现代化,需要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持续提升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比重,进一步增强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发展壮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确保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最终建成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农村能源发展,电网发展是关键。以“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彻党建全过程,有利于企业增强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助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有利于增强企业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的能力,助力村镇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企业增强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用能结构转型升级,助推清洁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彰显电力企业奋力当好农村能源绿色发展的引领者、能源协调发展的推动者、能源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社会责任。



二、“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实践的具体举措

(一)从政治建设维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增强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正确方向的政治保障能力

全面落实根本政治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央地合作迈上新台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大国重器”顶梁柱作用。健全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五个一”工作机制,严管“第一议题”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跟踪督办、报告反馈全流程,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研究实施7方面115项重点任务,确保“政治要件”落实到位。建成投产巴林-奈曼-阜新等500千伏工程,开工建设徐大堡核电送出、铁岭、抚顺石岭等工程。获评中国电力行业中小型优质工程3项、国网标杆工地9项。圆满完成全国首次新型储能黑启动大容量火电机组实验。获评国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加快新能源配套工程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双超过50%,切实为农村能源(电力)转型提供技术和资金基础。

切实提升政治能力。政企协同全面深化。有力保障国家电网公司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会商会谈,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交流合作,高位推动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荣获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突出贡献企业。规范原集体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入章”要求,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召开党委会28次、研讨重要议题180项,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活动,组织升旗仪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及辽电发展史中凝聚奋进力量。

持续强化政治担当。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促请政府出台规范分布式光伏发展、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历史遗留产权证办理、省级电力负荷管理实施细则、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技术规程等支持性文件。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深化“振兴突破、辽亮赢商”供电服务品牌,加快推动中海油岸电等77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电e金服”纳入《辽宁省2024年民营经济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持续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年度新增业务规模136.55亿元、排名国网前列。深入研究“十五五”电网规划重大问题,成功开展全球首次新型储能黑启动大容量火电机组试验,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历史性双双突破50%。向社会发布优化电力营商环境20项举措,保障47个省级重大项目顺利送电,“辽亮”服务品牌更加响亮。

(二)从思想建设维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增强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理论支撑能力

全面推动党纪学习教育长效化。建立“两单、一群、一栏”工作机制,国网辽宁电力领导班子结合“四下基层”下沉指导,工作专班采取“四不两直”深入督导,协同推动落实。聚焦《条例》学习,各级党委上下联学456次,各级党组织运用集中研学、党课讲学等方式开展学习教育8265次,纳入党员干部集中培训231期、培训2.04万余人次,党纪学习教育典型经验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纪学习教育简报、专栏刊发5次,在中央级媒体发布23次,获得上级领导充分肯定。

持续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聚焦“九个有”执行年度学习计划,做实做精“统学、领学、研学、自学、践学”五学联动,举行省、市、县三级“温习·知新”联学,中心组成员开展专题调研20次,各级党委开展中心组学习1240次,专题研讨4253次,专题读书班330期,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

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督导2.3万名党员完成线上培训。坚持把“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抓实评估总结和建章立制,3058名党员群众对主题教育测评率达100%。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明确6400项整改措施,2.7万余名党员作出整改承诺,推动各级党组织及时发现问题、校准偏差、改进提升。

(三)从组织建设维度彰显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增强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组织落地能力

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品质党建攻坚年”30项重点任务,开展“夯基固本”党建基础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对照八个方面97项典型共性问题自查整改,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31个党组织、44名党员获评省部级“一先两优”荣誉,4个党委荣获国网党建专业标杆,3个党支部首获辽宁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178支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累计开展服务近17万次,4名员工入选“中国好人榜”,161个集体和个人获上级党(团)组织表彰。

狠抓责任落实机制建设。健全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履责体系,逐级优化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以随机列席、材料调阅等机制提升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质效。完善党建绩效考核评价细则,“年有述评、季有互查、月有预警”全过程管控,以发展看党建、从问题评党建、用实效考党建。

狠抓党建基础夯实。推广应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系列丛书》,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为基层党建减负增效。优化“星级党支部”选树标准和考评机制,评选30个五星级党支部,强化“一带二”结对联建。紧跟改革改制步伐,整建制转出电力医院党组织关系,分层分类厘清原集体企业党组织党员情况,优化调整组织设置和隶属关系,健全完善基层组织工作体系。

(四)从作风建设维度突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增强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作风表率能力

抓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巩固。深刻把握公司作风建设规律特征,健全完善“逢节必查、逢查必报、快查快办”和“零报告”常态监督机制,全面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累计发现各类问题375个,处分处理95人。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和境外廉洁经营风险防范2个专项治理工作要求,精准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四不两直”监督检查144次。

抓实纠治“四风”顽疾。精准聚焦“四风”新问题和隐形变异新动向,全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班子带头改进调查研究,带头深入基层和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持续精文减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文风的通知》,采取“刚性执行”+“动态调整”双管控模式加强会议管控,多措并举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切实把更多精力用在抓落实、促发展上。

抓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和防范。超常规顶格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起底和新受理问题线索254件,通报典型案例7起,处分处理271人。聚焦主责主业,深入落实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再提升20项举措,不断提升“三零”“三省”服务质效,节省客户办电成本8.4亿元。全面提升故障抢修响应速度,95598投诉同比下降32.47%,建成“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475个,有效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从纪律建设维度巩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增强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规矩约束能力

狠抓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三重一大”决策管理,规范履行决策程序,累计召开党委会议28次、研讨重要议题180项。紧扣巡视整改主题,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深刻反思检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4方面94项问题,有力推动整改责任落实。强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实,累计集中学习4.13万次,切实加强政治学习和政治教育。扎实开展2023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支部测评满意率达100%。

狠抓思想防线筑牢。扎实开展“廉洁文化品牌建设年”活动,实施“清风铸魂、清风明纪、清风润心、清风护航、清风传播”五大工程,进一步提升“清风·辽亮”廉洁文化品牌引领力和影响力。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剖析违反党的纪律的典型案例,组织各级党组织观看国家电网公司《激浊扬清(三)》和国网辽宁电力《警钟II:亮剑治腐 正风肃纪》警示教育片,将经常性纪律教育落实到各层级、延伸至各领域,有效增强党员干部底线红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狠抓权力监督制约。常态化开展“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现场检查,对下级新任职“一把手”开展任职谈话,督促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查,从过度负债、无关多元等11个方面全面梳理风险问题。对配网物资到货、融资租赁等4项主题开展敏捷审计,发现问题14项。统筹推进巡察监督与纪检监督、组织监督以及专业监督有效衔接、相互贯通,共享监督信息313条。持续提升合规管理质效,以系统思维、发展思维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督促全体员工“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履职”。



三、“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建引领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实践取得的成效

“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有机整合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党的建设始终的工作体系。该机制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确保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的正确方向;以思想建设为基础,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企业员工和农村居民头脑;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健全的党组织和高效的工作团队为农村绿色能源(电力)转型提供组织和人才支持;以作风建设为动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打造优质品牌;以纪律建设为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确保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五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构建和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党建引领的工作实效,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网巩固工程高标准实施,有效聚焦农村电力保供

农村地区电力可靠供应更有保障。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农村电网发展,推动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稳步提升。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用电需求,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特色小镇、一村一品及农产品园区等地区生产生活可靠用电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县域全停、多级串供等突出问题,1501项农网巩固提升工程竣工投产。

农村配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农网累计投资约205亿元,农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05%、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37%,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7.091小时。结合区域差异,实施线路防台、防汛、防火、防雷、防冰雪差异化改造。

供电质量突出问题的隐患治理全面加强。完成频繁停电线路改造,三相不平衡、低电压等异常配变治理,重点解决森林防火和“三跨”隐患治理。

(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企协同,全力强化供电服务水平提升

政企合作共建更加强化。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定位方位,按照国网党组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辽宁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与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签署《“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服务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辽宁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村网共建电力驿站更加优化。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政企合力推行“村网共建”服务新模式,实现网格共享、问题互报、服务联动。截至目前,500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已全部正式开始运营,圆满完成2024年建设任务,覆盖率达到62.36%。

“校地企”共享共治的供电服务方式持续创新。“电靓和美乡村”产业强基计划全面推进。以辽阳地区为试点,联合地方政府、沈阳农业大学签署兴农惠民战略合作协议,为当地支柱产业辽峰葡萄种植提供科学建议及指导授课,帮助该村增供扩销,助力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万元,同比增长0.5万元。该项目成功入选第三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受到广泛关注。

(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精益管理,全力保障供电信息化能力提升

重要农时保供电工作更加坚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做好春耕春灌、秋粮生产等农时保供电,开辟用电“绿色通道”,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确保农村客户用电无忧。

农田机井供电服务保障更加有力。与省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建立常态联络机制,及时掌握机井通电需求,推动未通电机井“应通尽通”。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电力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全省高标准农田用电保障机制。

农村户用光伏服务更加优质。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优化电网布局,提升电网承载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确保光伏电力稳定接入与高效利用。简化并网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农户接入门槛,确保光伏电力能够顺利并入电网,提高农村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开展客户侧走访技术培训,提升农户对光伏系统的运维能力,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

(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帮扶工作质效全面提升。定点帮扶15个村,派驻帮扶干部36位,积极推动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4个电力爱心超市建设。充分发挥电力爱心超市、电力便民服务点阵地作用,切实为帮扶地区注入文化动力,塑造乡村精神文明新风貌。

乡村振兴新路径探索更加多元。创新“点亮幸福乡村路”线上公益助农活动,折合捐赠公益基金9万元,在云山洞村现场建设太阳能路灯50盏,惠及乡村百姓3400余人,保障乡村产业发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鼓励广大村民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成效推广更加精准。丹东獐岛乡村振兴示范案例成功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成为全国电力行业唯一入选单位,向世界提供了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供电方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